春山多盛事原文
出自唐代于良史的《春山夜月》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译文
春日山中景色美不胜收,直至夜幕降临后仍留恋不已,忘记归去。
掬一捧泉水,泉水照见月影,好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的手里一般;拨弄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
游兴顿起,不会在乎路途的远近;想要离去,总难舍下花草的深情。
翘首南望钟声悠扬之处,翠微深处,楼台掩映。
春山夜月颔联赏析?
《春山夜月》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颔联赏析::“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可以说,此情此景,再没有比这两句更为恰到好处的描写了:首先,从结构上看,“月”字紧承“赏玩夜忘归”中的“夜”,“花”则紧承首句“春山多胜事”中的“春”,运笔如环,自然圆合。其次,这两句诗写山中胜事,物我交融,神完气足;人物情态,栩栩如生。既见出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又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未泯与逸兴悠长。所写“胜事”虽只两件,却是点到为止、以一当十。再次,“掬水月在手”,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香满衣”写山花馥郁之气染上衣襟,将花香一分为二。一合一分,上下对举,从字句到意境无不使人倍觉诗意盎然、妙趣横生。最后,精于炼字。“掬”、“弄”二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可谓是神来之笔。
掬水月在手的意思?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于良史《春山夜月》,全诗为: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诗句解释:春山美景好不胜收,令人赏玩彻夜忘归。
捧起山泉,月影闪烁在手间;拨弄树枝,香气渗透着衣衫。
游兴顿起,不会在乎路途的远近;想要离去,总难舍下花草的深情。
翘首南望,钟声悠扬,翠微深处,楼台掩映。
怎样赏析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见唐?于良史《春山夜月》。这两句大意是:掬一捧清泉在手,则月影亦倒映手中;抚弄盛开的鲜花,则花香沾满衣衫。这两句描写“赏玩夜忘归”的胜事。“掏水”句写泉水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掏”字“弄”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
水清夜静,月白花香,春山景物耐人玩赏。“掏水”、“弄花”的动作,显出诗人的童心不灭与逸兴悠长。两句物我交融,神完气足,人情物态,刻画入微。可用来描绘山野月夜之春景,抒发眷恋春事之情怀,更可学习这种人情物态交融一体的笔法。
弄花摆叶的诗?
关于弄花摆叶的诗有:
1.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出自唐代于良史的《春山夜月》
2.弄花噆柳小鸳鸯,一双随一双。
出自宋代严仁的《醉桃源·春景》
3.添瓶涧底休招月,烹茗瓯中罢弄花。
出自唐代金地藏的《送童子下山》
4.暗树秋风摆叶鸣,桃枝竹簟冷逾清。
出自宋代梅尧臣《七月二十一夜闻韩玉汝宿城北马铺》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是什么意思?
译文:捧起清澄明澈的泉水,泉水照见月影,好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的手里一般;摆弄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
这句诗出自唐代于良史的《春山夜月》,全诗如下: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译文: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满怀游春逸兴来到山中,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备感赏心悦目,欣慰无比,以至夜幕降临后仍留恋不已,竟而忘返。捧起清澄明澈的泉水,泉水照见月影,好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的手里一般;摆弄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
游兴正浓真是不忍离去,哪管它规程迢迢;几番下定决心离开,却又依恋山中一草一木。怀着矛盾的心情,在山道上漫步徐行,这时一阵幽远的钟声传来,抬头望那钟鸣之处,原来是隐于翠绿丛中、月色之下的山中楼台。
押衣期韵古诗?
关于押衣期韵古诗有:
1.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出自唐代于良史的《春山夜月》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出自唐代孟郊的《游子吟》
3.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
4.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