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与河北省正定县之间距离约一千公里。对高位截瘫人士来说,要跨越这段距离障碍重重。轮椅上的高延明做到了,并且是独自一人。
一个月前,52岁的高延明独自乘坐火车从辽宁鞍山来到河北正定民族乒乓球训练基地。
让大众惊奇的不止于此。高延明还是一位拥有不菲资产的企业家,并是参加过两届残奥会的奥运冠军。
4月30日,在正定民族乒乓球训练基地的场馆里,中国残疾人乒乓球队的30名队员激战正酣。他们将代表中国出战里约残奥会。
领队陈亦新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中国残疾人乒乓球队在伦敦残奥会上曾拿到14块金牌,参与集训的选手几乎每一位都拿过奥运奖牌。
骄人战绩的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艰辛,他们都曾经历过人生的晦暗时刻。1997年,因游泳时发生意外,高延明的颈椎多处骨折,除了头和肩膀,身体其他部位都失去了知觉。
“当时,坐轮椅出行都是一种奢望,差点失去对生活的信心。”高延明回忆,半年后,在家人、朋友劝说下,他开始康复训练,手臂渐渐有了知觉和功能,这让他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也坚决了与命运抗争的信心和决心。
200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高延明坐在轮椅上与朋友玩起乒乓球,从此与乒乓球结下不解之缘。
然而,要克服身体上的障碍必须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记者注意到,高延明的胳臂上有明显的疤痕,“不只这里,腰上、大腿上都有伤,这都是训练时留下的。”高延明说,由于没有知觉,腹部常常由于碰撞案台而磕出一道道血印,但他却毫无觉察。
由于高位截瘫没有腹肌,高延明还常常觉得呼吸困难。刚开始打球时,运动需氧量增加,一两分钟内他就感到头晕眼花,不得不时不时趴在球台上休息一会儿。由于排汗体系神经受损,炎热的天气里,他只能靠喝带冰碴的水降低体内温度。
高延明却乐在其中。伦敦残奥会上他与队友夺得团体金牌,他的公司也经营得风生水起,生意越做越大。不仅如此,他还当选鞍山市人大代表,为提高残疾人事业而奔走。
高延明将这些成就归功于参与运动和不断的拼搏,“运动改变了我,而拼搏则让我不断迎来人生的精妙时刻。”
通过运动和拼搏改变人生轨迹的还有28岁的冯攀峰和27岁的顾改,他们是一对因乒乓球结下姻缘的“冠军夫妻”。
由于小儿麻痹症,冯攀峰的腿部落下残疾。他是目前TT3级全球男子乒坛实力最强的运动员,北京残奥会和伦敦残奥会上均夺得该级别的金牌。
“最重要的是敢于面对自己。”长相帅气的冯攀峰脸上总是洋溢着高兴的笑容,拼搏的经过让他找回自信,找到人生的价格。
这对“冠军夫妻”如今有个2岁的儿子。提起儿子,顾改一脸温柔的微笑,她希望,孩子能够以他们为荣,这也成了他们继续拼搏的又一个动力。
5月2日,中国残疾人乒乓球队即将启程奔赴斯洛文尼亚,参加斯洛文尼亚乒乓球公开赛,这是奥运“大考”前的一场积分赛和热身赛。
每名队员都在“摩拳擦掌”。作为其中年龄最大的选手,高延明坦言,也许这是他参加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但他会为之全力以赴。“生活不就应该是在拼搏和奋斗中度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