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号》,以及我们还会写信的年代

最近有一档娱乐节目在朋友圈频频亮相,叫《见字如面》。随着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包括我这种号称文字工作者的人在内的许多人已经不再会写字(倒是对汉语拼音越来越熟),一档定位如此有文化的综艺节目真是令人对“娱乐”这两个字刮目相看。在这个节目中,明星们终于可以比较正常地像个人一样登台,无需耍宝或被冷气喷,而只是安安静静地读一封信。
我想起我上一次写信给别人,还是在大学毕业的那一年。那之后,连电子邮件都绝少写超过100字的,更不要说提起笔写一封信了。微信时代来临,顾不上打字的时候,一手抱着孩子,一手发条语音,再没有字斟句酌这回事。
而我曾经写过数万字的信呐。在表达欲爆棚的十三四岁,我曾经把《还珠格格》一集一集地写下分集剧情来寄给小学同学看,因为内蒙还没有一个台播这个剧,而我实在太想和她对剧情展开深入而热烈的讨论。那些信因为太多页,不得不多贴几张邮票,以免因为超重而被退回来。
之后的许多年,我妈旷日持久地援引此事嘲笑我的审美水平。
高考那年SARS肆虐,偌大个北京城空空荡荡,“一模”之后学校都放了假,北京电视台为了安抚群众每天上午连放四集《孝庄秘史》,我在为大玉儿倾倒的间隙,还和一个姑娘写了好几万字的邮件。几乎每天一封。这些邮件至今还保存在我的移动硬盘里,其中有一些片段我反复读过许多次,到现在还记得。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我们总有那么多话想说。
那些邮件都是用word写的,我因此记得当时她喜欢楷体,而我喜欢仿宋。她说以后要生一个苹果脸的女儿。十四年之后,我替领着两个儿子的她完成了这个梦想。
腾讯视频的介绍文案中说,“《见字如面》……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我不知道读个信能不能上升到领会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的高度,但是至少“打开历史节点”这件事,书信可能会完成得跟日记一样好。
甚或更好。
新近读完的一本书叫《查令十字街84号》。乍一看书名以为是侦探小说(可能是因为大脑自动联想到贝克街221号),翻一翻发现竟然是本书信集。出于对畅销榜单大热书的不信任,我差点错过了它。在朋友圈看到友人大力推荐,仍是将信将疑,谁知读进去的第一个五分钟就兴奋起来——真好看啊!
那是1949年到1969年这二十年间,一个居住在纽约的不太有名气的女作家,跟伦敦一家书店的店员及相关人士的通信。查令十字街84号,是这家书店的地址。和贝克街221号不同,这个地址是真实的,豆瓣上有人拍了照片,现在占据该址的是一家麦当劳(……)。在这个地址上,曾经有一家专卖二手书的旧书店,为大洋另一头的一个爱书人服务了二十年。他们寄书给她,随信寄上账单;她懒得跑邮局,就把美元直接塞在信封里寄回来。
这些信充满了私人情调,毫不做作,活灵活现地把写信人的情态展现出来。译林2016精装版在书后附了几个人的书评,其中包括译者的,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写信的这位女性的一个典型特质,并用“白羊座”这个词简单粗暴地概括之,令我大笑不止。
的确,你能想象这样一个人吗——她不仅在20年间持续地给一家书店的店员写热情洋溢的信件,还在得知英国战后物资匮乏的情状后,拿出自己实在说不上丰厚的收入,买了各种肉、蛋、丝袜(!),逢年过节一批一批地寄到这家书店去。
那是一家书店啊!不是收容所或孤儿院,甚至不是养老院,或者其他能够唤起人的同情心的所在。书店,纯粹的商业机构,从老板到店员的每一个人和她之间也没有任何直接或间接的亲缘关系。他们之间本来就应该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可是,怎么会变得如此温情脉脉?!
白羊座女士的热情打破了英国人拘谨而礼貌的界限,一段跨国友谊得以建立起来。随着时光流逝,书店的店员和老板一个个地离开,最终,持续多年为她四处搜罗旧书、连家人都对她熟识的弗兰克也过世了。故事于是戛然而止,留下许多的伤感。但因为有这些信,那20年真挚情谊流转的时光得以保存,迄今读来依然历历在目,如在眼前,便也不显得太过伤感。
透过这些信,一段历史跃然纸上:小到那二十年间女主角和书店店员的人生境遇,大到英国出版业和书店的经营状况,再大到战后英美两国普通人的生活情况……林林总总交织在其间,即便不读译者悉心留下的那近百条译注,读者仍能倏忽坠入其间,东摸西嗅,凭借文字本身复原一个历史感十足的现场。
上一次读跟书店有关的书是《岛上书店》。同样的大热书,同样差点被我错过,同样感到意外惊喜。我曾说,故事写得像《岛上书店》那样,我觉得已经足够好;但《查令十字街84号》的好看,全在戏外。
毕竟那不是虚构的故事。又毕竟,那些文字从一开始,并不为后来的千万读者而写,只是为着读信的那一个人。那一种真挚,是难以矫饰,也再难重现的了。
雪菲苏基督徒,两个孩子的妈妈从小学时办手抄报算起专注文字工作20年雪菲苏不是玛丽苏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版权声明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