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我人生的际遇(刘平权)

改革开放,我人生的际遇
一一刘平权
我的祖祖辈辈是农民,家乡黄土地生养了我,生于斯,长于斯,我对这片黄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但是,我更愿自已长着一双理想的翅膀,在外闯荡一番的夙愿。
七四年,正是我青春窦开,求知欲最强的年龄,但却服从于命运的安排,高中毕业后,返乡当了农民。
当我屈腰挥锄,在黄土地中挥汗如雨,辛勤耕作、日复一日劳作的时候,我就料定自已是一辈子与土坷垃打交道的、背靠黄土的农民了。
为此,除了深深的遗憾外,虽心有不甘,却又无奈的安于命运的安排。
我清楚,自己祖辈都是农民,接祖辈的班,也算天经地义。就说父亲吧,老人家上过四年私塾,喜欢诗词文赋,曾经一首“夜晚乘凉兮,手持竹扇兮,微风吹拂兮,吾且安寝兮!的《竹扇吟》让全队人称道,还写得一笔好毛笔字,打得一手好算盘,按父亲资质,本应教书育人,但,还不是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
认命吧!我劝诫自已。
那个年代,寥寥无几的几个上大学、招工指标,都是采用推荐手段,都让大队干部的娃娃们占有了,看着人间回村时趾高气扬的骑着“大飞鸽“,车后驮着给家里买的东西,一路摇着响铃,绝尘而去,心里除了羡慕外,也有稍许的嫉妒。
几年过去,石砭峪抬过石头,土坑里打过胡基,割过麦,扛过麻袋,上过公粮,性口圈里起过粪,吆喝着牲口犁过地,农活,苦活,样样干过,还当了大队团的干部,手磨出了茧子,腰干也变得粗壮,四肢舒展有劲,完全是一副农家小子的模样了。
当我料定自已会像父辈们一样,会在家乡娶妻生子,繁衍生息,成为背向黄土农民的时候,天,却豁然开朗了!
七七年,大地一声春雷,改革开放浪潮滚滚,万物苏醒,高考制度恢复了,大中专学校公开面向社会招生了!
这消息,犹如惊雷,震撼了这块土地,更犹如春天的细雨,滋润了我们干凅的心田,让人不由一震,一暖,上天恩赐予我,却待何时?
忙忙乱乱的搜集零散的高中课本,抽出农闲时间复习高中课程,在每天掐着指头的算数中,眼巴巴的等待着考试时间的到来。
激动的一刻到了,当走进鸦雀无声的教室,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强按捺住激动的心,坐下答题,看着数学试卷的题目,粗粗的浏览了一下,头“噏“的一声大了,至少有一小半试题不会做!
两个小时不知怎么熬过的,交了卷,一颗沮丧的心在颤抖!命运如此促狭,人能如何?
下午,坐在教室,看到桌上的语文、政治综合试卷,心里一阵狂跳,都是我平常比较熟,比较关注的时政题目,语文除我认为简单的改错,填空,文焉文翻译外,就是一道《记一件有意义的事》的作文命题,这类命题事件,在我头脑中线索太多,稍加梳理,一下定格。胸中有墨,自然妙笔生花,“嚓嚓嚓“的一阵笔锋过后,一片洋洋洒洒的文章跃然纸上,反复检查,满意!在距闭卷尚有半小时的时间,我志满踌躇的第一个交了卷,当走出教室,我不由长呼一口气,望望室外的天空,好蓝啊!
在忐忑不安中等了一个多月,一天傍晚,有人捎来话,让我到村小学校长办公室去一趟,霎时,心又狂跳起来,跌跌撞撞走到校长办公室,当听到老校长开门后,一声“恭喜你,小伙子!“的声音,激动的不知说什么好了,是啊,全村参加全国考试三十几人,只录取了两人,我有幸成为其中一人,人生三大幸事:中榜,娶妻,萌子,我已据其一,幸甚!我虽不会像范进中举那样,因喜成疯,但也半疯癫了。
一路上,手紧紧攥着《录取通知书》,跳着、跃着、蹦着、晕晕乎乎回到了家,家里人的那股高兴劲,真是无以言说,特别是父亲,眼里闪着泪花,背着人不断的擦拭,我知道,老人家一生未实现愿望,在自已的子女身上终于实现了!
两年的学校生活,知识健全了我的头脑,专业水平在手中也娴熟到位,我暗下决心,一定不负国家的培养,把学到的东西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眨眼间,两年已过,在同老师、同学的依依惜别中,我们一行十二人乘坐北郊某厂接人的解放卡车,隆隆的开向北郊一一我们的分配地。
在期盼和好奇中,车在厂办公楼门口停下来,接我们的人事科长带领大家走进了一个摆着四个乒乓球案般的会议室,大家拘束的、依次坐了下来,等待厂领导的到来。
我环视着这间会议室,正中挂着领袖画像,后边是巨幅红标语“大干三十天,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一侧挂着十几幅厂子在生产,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几方面的获奖奖状,窗外十几株苍天白杨婆娑沙沙,象征着工厂悠久的历史。
须臾,一阵爽朗的笑声,夹杂着咚咚的脚步声传来,一个留着背头,身材高大,浓眉大眼的人迈着方步走到主持人位置,大手一挥,语言简练,声震屋顶:“同学们,我是这个厂的厂长,我代表咱厂欢迎你们,这里以后就是你们的家,你们就是这里的主人,这里,有你们充分施展才华的地方!“
简单欢迎仪式过后,我们随人事科长进入厂区,到车间参观,巨大的机床轰轰作响,工人身着工作服,带着手套全神贯注的操作着机器,或挥锨抡锤,每个车间都有“响应厂号召,大干三十天,超额完我生产指标“的巨幅标语悬挂在钢梁上,一派生龙活虎,热气腾腾的生产景象呈现在眼前,我知道,这就是我的新家了,我将永远的和她生活在一起,我要永远热爱她,珍惜她。
工厂九年,我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农村孩子,逐步成长为成熟的工厂人,在这里,我提了干,先后当过厂团总支书记,企管专干,财务科副科长,我在这里结婚,生子,安家,自以为此生就在此安身立命,终老一生了。
那年月,在每年都分配几个大学生,带来了新气息的那个时代,崇尚知识,崇尚人才的气氛十分浓厚,电大,夜大正大行其时,当年教育制度改革时,一个农村的孩子,只想着跳出农门,明显的是把起点选得低了,世上没有后悔药,当我正跃跃欲试、寻找深造机会时,适逢国家一机部在全国所在机械行业举办函授工业财会专业招生考试,旨在为机械行业培养一批财会人员,我参与考试、努力扩大知识面的想法征得厂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家人和朋友的关注中,我参加了招生考试,并被录取,开始了三年的函授生涯,开始了的人生第二重大转折。
三年来,我每周两天起草摸黑挤着公交车奔赴在求学的路上,虽然辛苦,但心里却燃烧着火一般的热情,因为我大学的梦就要圆了,你说,我能不高兴吗?
三年,我们学友们谈古论今,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我因融融的同学情深而高兴,我为学到知识而兴奋,也因为微积分的一时难懂而沮丧过,也为英语的难以记忆而不知所以,但,我抱定一条,路是人走出的,没有越不过的坎,无非是付出非常人般的努力!
当手持紫红色的毕业证,站在沈阳工业大学校门口,我心潮起伏,我的大学梦终于实现了!人生,是多么美好啊!
匆匆间,又两年过去,一天早晨,一张报纸吸引住了我,低头一看,“西安人民政府向全市范围内公开招聘审计专业公务员的通知》,这又是开天辟地的改革!一下把我吸引住了,看完报纸,完全苻合条件!
当拿着报纸,走进厂长办公室,呐呐的却不知如何开口,是啊,组织,厂领导对自已的关怀、培养让自已感动,自已也视工厂为家,工厂已是自已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离开他,自己舍得吗?面对领导,又如何开口?
厂长指着凳子,让我坐下,说实话,厂长也是熟人了,平常是不拘束的,坐在凳子上,心中的话却无从说起。
厂长高大的身子,在我面前走了两圈,停下来道:“想参加市上招干考试了?“,我默然了。
厂长坐在大靠椅里,缓缓的道:“年轻人嘛,有想法,想进步是对的,这样吧,先考试,前提是别耽误工作,等考完看看结果再说,啊?“
繁复的笔试,面试,心理测试,几个轮回下来,如打了一场大仗似的,身心都疲惫了,等消息吧!
消息传来,录取了!分配到主管局一一冶金机电局。我拿着通知书又一次走进厂长办公室,厂长赤红着脸,手点着桌子,肃穆的眼神看着我,问道:“考虑一下,是否可以不去?“,我回避了厂长那灼人的目光,却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第二天,厂办有人悄悄地告诉我,厂长到局组织处找领导协调去了,想把你留下来,你一直是厂里青年中重点培养的苗子呢,槽了,我心头一紧。
第三天,办公桌上电话铃响起,厂长声音响起:“小刘,到我办公室来。“
“唉,扛不过上级,扛不过组织啊,服从吧,准备去报到吧,多回厂里看看啊!去吧,去吧,“厂长无奈的摆摆手。
我一把抓住厂长的手,向他深深的鞠了一躬。
处室除两位处长外,其余四人,都是此次招干考试,从市级机械行业考试分配来的,彼此交流很方便,很快就熟了。
三年后的一天,我正伏在桌上看一份材料,“嘀铃铃“的电话响起,拿起电话,一个陌生的声音传来:“是平权吗,我是XX,麻烦你能否明天早上来到XX局人事处来一趟?“得到我肯定的回答,电话放下了,但我却莫名其妙,XX是我上技校时下一级的学友,过去,因为都是班上学生干部,彼此都认识,他现在在市机一机关人事处任职,听说干的不错,快提升了,不知他找我何事?
当我走进该机关人事处,一张熟悉的娃娃脸,伸出了一只热情的手,稍事寒喧,进入正题,原来是外经贸委拟新成立一个处室,正招兵买马呢。
原来是这么回事!在学友的鼓动下,我答应调动了,两个局很快协调成功,我从九三年起,调入该局工作。
胡处长是个身材稍矮,长着一张圆圆的脸,白白的皮肤,五十岁左右女同志,说话和蔼可亲,一句:“来了?喝水!以后就是一家子了,“直接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胡处长虽名牌大学毕业,但作风平易近人,民主,待人和善、诚恳,与机关同事、下属近三十个单位关系非常融洽。
我们的工作在该机关是个新课题,工作在摸索中向前推进,慢慢的,我们都进入如魚入水,得心应手阶段。后来,我也提升了,我又同宋,章翼,杜三位同志一起搭过班子,同过事,如果说胡处长如大姐姐般的善良,其他三人待我却如兄长般的亲切。
人总是矛盾中生活的,我们虽在工作上有时出现小的摩擦,但无需隔夜,第二天自然冰释,因为心中有善,胸中有公!多年的相濡以沫,彼此间,犹如家人,谈行业发展,谈工作,谈人生,谈家庭,心无阻隔,无话不谈。同事间遇事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一位同志出差几天,在机关当值的人,心里像少了一个什么!每当一位同事退休,离开大家时,那种难分难舍之情,让人无不动容!
我经常想,人是有缘分的,我在工作中,能遇到他们这样的领导、同事,是我人生中的幸事。我还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诸如人格魅力的建立,考虑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等等诸多问题,他们是我的良师益友,是我终身学习的楷模和搒样,我经常以与他们为同事而为荣,自豪!当我退休时,我没有丁点失落感,因为我清楚,长江后浪推前浪,自已的退休,换取的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年轻人的发展!
二十多年来,我见证了西安市各个方面的蓬勃发展,见证了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十年一巨变的变化,特别听到外地的朋友来西安的第一句话:“你们西安变得我都不认识了的“话后,心里非常的熨贴,高兴的心情是无法形容的。
家乡啊,你生养了我,祖国啊,你培养了我,改革开放,却谱写了我人生美丽的篇章!
2018年6月28日

版权声明

您可能感兴趣